嬰幼兒皮膚乾燥、紅疹與過敏問題的護理與保養


嬰兒皮膚乾燥問題的原因
嬰兒皮膚薄又嫩:
嬰兒皮膚是成年人的皮膚厚度的三分之一,
遇到一丁點刺激都可能造成不適,
連衣物材質的變化都能讓嬰兒的肌膚病變。
寶寶皮脂腺分泌少:
出生前八週的嬰兒體內皮脂分泌還會比較旺盛;
等到由媽媽體內帶來的激素消失後並且自體皮脂分泌能力尚未健全,
無法分泌足夠的皮脂,皮膚就會乾燥且粗糙。
嬰兒皮膚水分揮發快:
尤於嬰兒的汗腺與毛乳的密度很高,
所以水分蒸發得快,更要加緊補充水分。
一但補充不及造成乾燥,皮膚出現狀況的機率就大增。
嬰兒肌膚調節與抵抗力弱:
天氣溫濕度變化太快時,嬰兒肌膚是來不及反應的。
如入秋後空氣太乾,太陽光太強烈,
一時適應不來,就形成問題。
常見的嬰兒皮膚問題與病變
膿皰性黑皮症:
新生兒出生一天內全身出現膿皰或水皰,邊緣會有皮屑,
通常三天後就會痊瘉。
但是患部會形成色素沉澱。並持續好幾個月。
結晶性汗疹:
汗疹是由於排汗不良造成,多出現在軀幹側的衣服包覆處,
看起來是一顆一顆突起,像沙子般粗粗的丘疹。
結晶性汗疹也會造成寶寶身上出現小水皰,
小水皰很容易破,很常見的嬰兒皮膚病。
新生兒粉刺:
新生兒粉刺跟成人粉刺一樣,是媽媽的荷爾蒙殘留在新生兒體內,
尚未代謝所引起。
通常三個月後即自行痊癒。俗稱「胎火」。
異位性皮膚炎:
又叫作過敏性濕疹,很搔癢又不容易好、
患病期間容易受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
復發率很高。嚴重時會影响寶寶生活作息與情緒,
大多在六歲左右會痊瘉,但也有一部份病人會一直復發。


面對嬰兒皮膚紅疹問題
毒性紅斑:
若是在寶寶軀幹上發現潮紅的斑點、水皰、丘疹甚至是膿皰;就可能是毒性紅斑。
通常是出現在兩三天大的寶寶身上,
大多在一星期左右就會消失,但也有人會持續兩三週。
粟粒疹:
粟粒疹外觀看起來似白點狀針頭大的小丘疹,
內含表皮角化物質,會出現在新生兒的臉部,
多在一星期左右消失,不須治療也不要去擠,會自行痊瘉。
脂漏性皮膚炎:
如果在頭皮、臉部 、脖子、腋下及尿布區出現潮紅且上面蓋有黃色鱗屑的病灶,
就很可能是脂漏性皮膚炎了,很可能是皮脂腺分泌過多且清潔不當所造成,
很癢而以容易復發。好發在出生二到十週間。
痱子:
痱子是令寶寶感到很癢感的紅色丘疹,
有時也會變成水泡,但很少會有形成膿包,
大多也是由排汗不良與清潔不良所引起。
嬰兒皮膚過敏的種類
由食物引起的過敏:
餵食母乳的寶寶通常食物過敏的症狀較輕,
也跟家族遺傳有很大的關係。
蚊蟲叮咬引起的過敏:
大人皮膚經常被蚊蟲叮咬已產生抗體,
但是嬰幼兒被蚊蟲攻擊,皮膚反應會很激烈,
過敏反應厲害時血管通透性會增加,
腫脹、紅斑、搔癢感會特別明顯,甚至出現水泡。
陽光性過敏:
陽光性皮膚炎的病因是陽光照射下流汗引起的刺激,
進而產生的一些皮膚過敏反應,
患處會有發紅、腫脹、癢,甚至出現細小水泡。


解決大部份嬰兒肌膚問題的照顧與護理
嬰兒只有在剛出生的前幾天能正常分泌皮脂,
隨之而來的適應期,皮膚重新建立調節功能,
對嬰兒來說,是個重大的挑戰。
台灣的天氣濕熱,
對排汗與調節能力都還沒能完成作用的嬰兒皮膚來說,
涼爽是第一要務,千萬不能悶在包巾裡。
清潔的方法更要配合寶寶皮脂分泌尚不穩定的情況。
並且,在調理新生兒肌膚用品的選擇上,一定要選用純天然的用品,
不能用化學性的或是大人用的保養品。
寶寶的清潔,最佳的選擇就是無香精無色素的手工皂。
寶寶好不容易才分泌出來的自身天然皮脂是寶寶皮膚最珍貴的保護,
千萬不能用大人用含香精色素的沐浴乳來幫幫幫洗澡。
大多沐浴乳會徹底清潔,刮除皮脂。
一但珍貴皮脂被刮除了,皮膚可能會過度乾燥,
然後自體便會分泌過多皮脂與汗水造成皮膚反覆性病症與膿包等癢感,
造成全家人生活及作息上相當大的困擾。
另外不定要強調的是;過敏的種類很多,
包括蚊蟲叮咬或是太陽照射都會引發,
但大都是排毒的過程,家長不必太擔心。
建議用純天然第一道冷壓黑麻油精製的紫馨膏來調理。
不但可以下胎毒,又可以潤澤保濕,有效舒緩不適。
是千年古老秘方與法寶。
讓寶寶皮膚無負擔,
也不必再擔心寶寶因為吃手而攝入微量麻油而造成腸胃問題,
許多媽媽拿紫馨膏來保養哺乳的乳頭,效果也很好。